本篇文章1086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知道嗎?同樣賣水果,有人發(fā)友人圈寫"新穎到貨特價優(yōu)惠"無人問津,有人寫《貴妃當年馬不停蹄吃的荔到小區(qū)了》卻訂單爆倉。客歲有個寶媽把微商文案從"正品代購"改成"海關扣了我三箱貨才搶到這些",咨詢量直接翻了五倍。今天咱們就嘮嘮,微信軟文這玩意兒到底有啥魔力,能讓生疏人看了就想下單?
蘇州某烘焙店老板連續(xù)三個月發(fā)"純生物奶油蛋糕",轉化率不到1%。厥后改成《偷吃顧客訂單被女兒抓現的第108天》,單日業(yè)務額破萬。傳統(tǒng)文案三大死穴:
來看一個對比數據:
傳統(tǒng)文案 | 爆款文案 | 轉化率差 |
---|---|---|
純棉T恤清倉 | 前任留下的唯一能穿的衣服 | +430% |
專業(yè)護膚指導 | 爛臉三年被男神當兄弟怎么辦 | +290% |
本相了:友人圈不是商場貨架,是街坊家客堂的茶幾。
廣州某母嬰店的案例值得細品。他們給奶粉寫《喝這款的寶寶都成了小區(qū)牛》,抓住三個人性按鈕:
試試這些文案套路:
記著,每個商品都是待開拓的戲精,別讓它躺在仿單里睡覺。
跟五個百萬粉賬號主理人擼串聊出的趨勢:
某零食物牌的騷操作:
1.0版:堅果大禮包
2.0版:《辦公室抽屜里的霸術暗戰(zhàn)[](@replace=10001)》
3.0版:掃碼看廠長偷吃監(jiān)控錄像
數據談話:帶互動功能的軟文,復購率比個別款高68%,95后買家占82%。
測試發(fā)現統(tǒng)一款面膜在不一樣時段得變臉:
某服飾品牌矩陣數據:
時段 | 個別文案 | 場景文案 | 點擊率差 |
---|---|---|---|
工作日 | 新款連衣裙 | 穿這件面試成功率+50% | +510% |
周末 | 特價清倉 | 閨蜜婚禮戰(zhàn)袍備選方案 | +380% |
節(jié)沐日 | 促銷運動 | 回故州里場子的秘密武器 | +690% |
黃金法則:打工人賣逆襲,寶媽賣費心,學生黨賣交際神器。
本人觀點:好軟文得像閨蜜談天,得帶點小瑕疵。上周看到個反常識案例——故意在文章里留兩個錯誤字,批評區(qū)互動量反而漲了37%。這或者說明,完善人設不如真實破綻。近來在便利店看到個神文案,賣關東煮的寫著:"熬了三年初于學會給湯底偷偷加料",這可比"秘制湯底"誘人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