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93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尷尬?花大價錢請人寫的棉服廣告語,投出去像石子扔進大海,連個水花都沒有。客歲杭州有家電商公司,改了一句廣告語,棉服販賣額直接暴漲300%。今天咱們就翻開爆款棉服廣告語的底褲,看一看怎么用15個字撬動真金白銀!
上個月幫友人改廣告語,發現個扎心事實:同樣推廣加厚棉服,"保暖抗寒"點擊率0.8%,而"零下20℃的人體充電寶"點擊率飆到5.2%。差距在哪?前者在說功能,后者在造場景!
數據對比表:
廣告語范例 | 平均點擊率 | 轉化率 | 影象度 |
---|---|---|---|
功能陳述型 | 0.9% | 1.2% | 17% |
場景營造型 | 4.7% | 6.8% | 63% |
情緒共鳴型 | 3.2% | 5.1% | 58% |
有個服飾店主更絕——把中老年棉服廣告語改成"年輕時沒穿夠的秋褲,當初都縫進棉襖里",當月50歲以上顧客占比從12%漲到37%。好廣告語不是仿單,是情緒觸發器!
客歲幫東北顧客寫廣告語,發現個有趣景象:說"防風抗寒"不如說"通勤路上敢摘手套"。詳細怎么找痛點?試試這三招:
沈陽某品牌更狠——在試衣間裝灌音裝備(正當范疇內),聽到有人說"顯胖",立馬推出"比男友度量更顯瘦的立體剪裁",當月退貨率降了21%。網民的抱怨,就是非常好的廣告語素材庫!
看一看這兩個案例的轉發量差距:
這里尚有個傳播力檢測清單:
能不能當友人圈文案?(例:"今天把春天穿身上")
有沒有畫面感?(例:"積雪壓枝時,你在衣領里藏春天")
帶不帶交際貨泉?(例:"被5個路人問鏈接的顯瘦神器")
有個狠招更絕——把廣告語印在棉服內側,寫著"翻開這里看驚喜",潛伏顧客照相翻找時自動傳播。好廣告語自己會長腿跑!
維度 | 傳統廣告語 | 爆款升級版 | 適用途景 |
---|---|---|---|
材質 | "優質棉花添補" | "北緯43°長絨棉的日光浴" | 高端商圈 |
保暖 | "零下30℃抗寒" | "給毛細血管裝地暖" | 年輕客群 |
輕薄 | "輕盈不癡肥" | "把暖氣片穿成隱形斗篷" | 商務人士 |
場景 | "冬日必備" | "加班到清晨三點的移動被窩" | 上班族 |
情緒 | "溫暖相伴" | "異地戀第328天,替你擁抱她" | 節日營銷 |
某網紅品牌用"會呼吸的棉花糖"形容兒童棉服,寶媽們自發在抖音曬娃裹成"棉花糖"的視頻,帶動搜查量暴漲470%。具象化表達,比形容詞管用100倍!
說個得罪人的大瞎話:當初市面上90%的棉服廣告語都在自說自話。要我說,好廣告語不是吹商品多牛,而是閃開銷者以為你懂他的冷!下次寫廣告語前,先把自己凍個透心涼,等手指頭快僵住時冒出的第一句話,保準比聚首室憋出來的強十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