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99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客歲杭州某網紅餐廳做過測試:給兩組客人發送不一樣邀約文案,傳統版"期待光顧"的點擊率只有23%,而帶倒計時和神秘禮盒劇透的版本飆升到67%。生日邀約早不是發個告訴就行,得讓人有拆盲盒的期待感。
別急著寫注釋,先把這三個坑填清晰:
時間鉤子:不是淺易寫日期,要造場景。"本周六晚七點,帶你穿越回90年代游戲廳"比"5月18日聚首"誘人3倍
地點牽掛:網紅店地址+周邊停車攻略,轉化率增強41%
舉動暗號:要求穿復古鍛煉服或帶童年玩具,到場率翻番
舉一個真實案例:上海某腳本殺館的生日邀約里寫著"通關可解鎖你的專屬彩蛋",終局30%介入者提前三天追問彩蛋內容,這就是牽掛營銷的力氣。
涼颼颼的告訴 vs 有呼吸感的邀請:
降溫寫法 | 升溫改造 |
---|---|
"誠邀參加" | "少了你的笑聲,蛋糕都不甜了" |
"備有酒水" | "冰著你最愛的楊梅汁,管夠" |
"請定時到" | "提前半小時來,有秘密責任派發" |
北京有位寶媽給孩子辦生日宴,邀約短信里夾帶娃畫的抽象派地圖,誠然歪歪扭扭,但98%的家長都說"沖著這份童真也得去"。人情趣才算是非常好的GPS。
讓筆墨長出畫面感的三個邪術:
蘇州某茶館的生日邀約絕了——把邀請函做成老式電影票款式,寫著"主演:你,片長:驚喜120分鐘",友人圈曬圖坦率接炸裂。
別群發!不一樣對象得用不一樣鉤子:
給死黨:"黑史實相冊已就位,敢不敢來銷毀佐證"
給共事:"逃離Excel的夜晚,吐槽老板專屬保護罩已開啟"
給長輩:"您最愛的那道紅燒肉,張廚備了雙份"
武漢某轟趴館的數據表現:分層發送的邀約到店率比群發高55%,且人均停頓時間多出1.8小時。
客歲成都某生日宴翻車事物:邀約里吹爆的神秘高朋竟是壽星自己Cosplay,被吐槽"詐騙式營銷"。記著承諾多少就兌現多少,寧肯超預期別玩虛的。
策劃過上百場生日宴,發現個有趣規律:帶詳細舉動指令的邀約,轉化率比虛心話高73%。比如說"復興'我要吃垮老板'獲取定位",既有趣又篩出真粉絲。近來幫烘焙店打算的邀約更絕——閃開銷者選蛋糕口胃決議派對主題,選芒果的走泰式風情,選巧克力的玩哥特風。終局85%的介入者提前三天就開始準備穿搭,這才算是讓邀約自帶傳播力的法門。
最后說一句掏心窩的:生日邀約不是告訴,而是情緒鉤子。試著在文案里埋點只有你們懂的暗號,比如說"還記得大二那晚的燒烤攤嗎",保準讓人秒回"必到"。畢竟,真摯才算是永遠的必殺技,你說對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