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75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刷到過那種讓人立馬想訂機票的景區文章?顯明都是寫山寫水,為啥別人的筆墨可能讓你隔著屏幕聞到花香?今天咱們就嘮嘮這一個網民類景區軟文案例大全100的門道,保準你看完就能上手寫出讓民氣癢癢的文案!
說白了,網民類景區軟文案例大全100就是披著故事外衣的"勾魂使者"。它不像硬性廣告那樣直接喊"快來玩",而是用真實閉會+情緒共鳴的組合拳,讓受眾自己拍大腿說"這地方我必須去!"
舉一個栗子,客歲爆火的"絕壁村秘境"攻略,作者沒寫一句"快來旅行",光靠描寫清晨4點裹著棉被等日出的場景,批評區就炸出3000條"求地址"。這就是軟文的魔力——用畫面感代替吆喝聲
"我家境區啥都好"綜合征
巴不得把景區廁所的瓷磚紋路都夸一遍。親,游客真不關心這些!重點要挖獨一份的閉會,比如說黃果樹瀑布旁能親手做蠟染,這種差異化才抓人
數據堆成山,故事不見影
海拔3000米、占地500畝這些數字,不如說"走完這截彩虹棧道,手機計步器剛好蹦到13140步"。數據要穿故事的外衣才動人
美圖轟炸機模式
九宮格風景照+三行筆墨,這種玩法早過時啦!當初風行一張圖配段vlog臺詞,比如說:"無人機升到200米時,整片梯田突然構成了'福'字——原來這是苗家先祖的密鑰"
第一步:做個會談天的偵察
蹲點某紅書批評區,把"適合帶娃嗎?""山路好走嗎?"這些高頻癥結記下來。比如說發現大家最愁"帶爸媽出游去哪",立刻策劃《不會累斷腿的5大銀發友景區》
第二步:故事要有"滋味"
別光寫視覺沖擊,試試如許:"推開民宿木窗那刻,糍粑的糯米香混著晨霧劈面而來,街角阿婆正拿著竹竿打木樨——原來秋日的滋味是甜津津的"
第三步:做個神思排版俠
傳統寫法 | 神思改造 |
---|---|
美食推舉:臘肉、米豆腐 | 必吃榜→阿公灶臺熏了20年的老臘肉(逐日限售30份) |
通行指南:高鐵轉大巴 | 懶人專線→出站右拐的綠色旅行巴士(每小時整點發車) |
這種新聞場景化改造,讓攻略活起來
刑孤守備三件套:
進階玩家試試這些:
寫了五年景區文案,最大的感悟就八個字:真摯比技巧更為重要。客歲給個不著名古鎮寫推文,沒按甲方要求吹"江南第一",反而如實寫了青石板路上買菜老太的日常。終局這篇《在千年古鎮趕早市》反而爆了,為啥?出于大家膩了濾鏡拉滿的瑤池,就想看熱氣騰騰的世間炊火。
下次提筆前,先把景區手冊扔一邊。試著跟門口賣涼粉的大姐嘮十分鐘,保管你能挖到最鮮活的編寫素材。記著咯,好軟文不是寫出來的,是從生涯里長出來的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