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01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飛機天天在天上飛,為啥你家的軟文就是帶不動客流量?別急著甩鍋給商圈!今兒咱就掰扯掰扯,航空公司發軟文價錢那些門道。說真的,這年初誰還盯著機票價錢死磕?會講故事的航空公司,才可能把游客哄上飛機!
上個月某航司商圈部小王跟我吐槽:"花二十萬拍的宣揚片,發出去閱讀量還沒空姐自拍高!"這事兒可太典型了——硬廣早過時了,當初玩的是人之常情!
看一看這些作死操作你中了幾條:
要我說啊,航空公司軟文寫作得學學人家東航。人家客歲搞了個"飛機拜拜員"話題,就靠地勤小哥揮手的日常視頻,愣是沖勺嫦妊前三。望見沒?接地氣比高大上管用!
別總盯著飛機拍!這三個地方才算是金礦:
舉一個真實案例:大韓航空客歲品牌升級,不曬新飛機,反而把機務維修員的日常工作拍成系列短片。終局怎么著?YouTube播放量比明星代言還高30%! 為啥?游客就想看真實的人,而非涼颼颼的鐵鳥!
送你三個航空公司都在用的殺手锏:
1. 對比反差法
把干燥的數據變"活":
傳統寫法 | 改造后 |
---|---|
準點率95% | 比你家鬧鐘還定時 |
座椅間距89cm | 大長腿終于能伸直了 |
餐食挑撰8種 | 空姐端來挑撰艱難癥 |
2. 養成系人設
參考東航打造的"有顏的飛行家"人設:
3. 埋鉤子大法
萬萬別在結尾寫"歡迎乘坐",試試這些:
別一篇通稿發全網!教你見人說人話:
記得東航那波神操作嗎?他們在抖音發"飛機拜拜員"日常,在小紅書教絲巾的100種系法,在B站放飛機測驗進程。終局?年輕游客暴漲40%!
干了八年航空營銷,最深的體會是:游客買的不是機票,是期待。你的軟文倘若能把值機時的忐忑變成期待,把飛行時間變成故事時間,那才算真本事。
下次軟文寫作前,先把宣揚冊扔一邊。去停機坪跟地勤抽根煙,去客艙聽空姐嘮家常,去值機柜臺看游客的微表情。保準你寫出來的東西,比商圈部那幫坐辦公室的強十倍!
對了,倘若你們引誘非要寫"高端大氣國際化",就把這篇甩他臉上——看一看人家達美航空,靠優化高朋室登機流程,三年從休業逆襲成行業第一! 這年初,會嘮嗑的航空公司才可能賺大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