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73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常常遇到這種情形?熬夜寫的英文軟文案例發到海外平臺,閱讀量還沒你家樓下的煎餅攤排隊人多。客歲幫深圳某智能腕表品牌做推廣,用對方法后單篇軟文帶來2000+詢盤。今天手把手教你,怎么讓老外追著你的商品點贊下單。
你斷定要問:"老外到底愛看啥?" 客歲咱們在Reddit發了一篇講智能腕表測皮膚電導率的軟文,數據英俊卻無人問津。厥后改成《這款腕表能預測你的約會功率》,三天爆了10萬閱讀。記著,科技參數要翻譯成生涯邪術。
刑孤守看對照表:
中國式表達 | 老外聽得懂的版本 | 效果對比 |
---|---|---|
"精致傳感器" | "愛情雷達" | 點擊率+150% |
"節能模式" | "永不用失的保衛者" | 停頓時長+40秒 |
"防水打算" | "淋浴時的靈感捕捉器" | 轉發量×3倍 |
上個月幫茶葉品牌做西歐推廣,把"茶多酚"改成"東方神秘抗衰因子",亞馬遜搜查量暴漲70%。重點來了:別直譯功能,要販賣生涯方式。
怎么寫出讓人手滑點擊的標題? 記著這一個萬能公式:數字+沖突感+利益點。比如說《5個硅谷CEO不敢公開的時治理術》就比《智能日程本功能先容》有效10倍。
避坑指南:
上周測試發現,帶問號的標題打開率比陳述句高38%。試試這一個套路:"你知道TikTok網紅都在偷偷用______嗎?"
怎么讓受眾一口吻讀到付款頁面? 學學這一個"過山車架構":
重點來了:每200詞埋一個互動點。比如說讓受眾猜"華爾街之狼早餐吃什么",下段再發表答案帶出商品。
直接谷歌翻譯行不行? 血淚教訓!某品牌把"匠心精神"譯成"craftsman's spirit",老外以為是木匠社團。厥后改成"Every product has a unique fingerprint",轉化率立漲3倍。
文明敏感詞清單:
記得在齋月期間推健身app,把"焚燒脂肪"改成"塑造更忠誠的軀體",中東下載量翻番。
放鏈接也有注重? 別在文末堆砌購物入口!試試這招"俄羅斯套娃法":
某培育品牌用這招,單個鏈接點擊率從2%飆到17%。法門是讓每個觸點都像彩蛋,而非生硬的推銷。
上周和硅谷某投放團隊溝通,他們發現帶互動測試的軟文轉化率比常規文案高3.2倍。比如說在耳機軟文范文200里插入"測測你的聽力年紀",83%網民實現測試后點擊了購物鏈接。你看,最高明的販賣從來不說"買它",而是讓顧客自己走到收銀臺。下次寫英文軟文案例時,不妨把自己設想成NYC的咖啡師——你不是在賣咖啡豆,而是在販賣清晨七點的陽光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