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13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(托腮)你斷定見過如許的場景——寺廟咖啡館的推文寫著"隨喜咖啡,功德無限",文創(chuàng)店海報印著"結(jié)緣價199元"。這種披著禪意外衣的軟文,要么讓人會意一笑,要么尷尬得腳趾摳地。到底怎么的筆墨才可能像菩提樹著花般自然動人?
佛系軟文三大翻車現(xiàn)場
▎強塞因果:買串佛珠保安然,不買就威嚇"業(yè)障難消"
▎概念錯位:把開光儀式寫成"大師加持版路由器"
▎人設崩塌:昨天還在賣酒肉,今天突然自稱佛門弟子
客歲某禪修App的推廣文案《打坐十分鐘=跑步五公里》激發(fā)爭議,就是典型的小學識嫁接失誤案例。但反觀故宮文創(chuàng)的《千里山河圖》系列文案,用"青綠為墨,山河入畫"的意境,年業(yè)務額沖破2.3億,這才算是真正的菩提花開。
幫某素食餐廳做品牌升級時,我總結(jié)出佛系軟文的進階心法:
第一境:見山是山(形似)
×錯誤樹模:"本店食材皆由高僧開光"
√準確操作:
第二境:見山不是山(神至)
某茶品牌《聽雨煮茶》系列的成功的法門:
① 時間折疊術(shù):把三年陳茶說成"封存了1095次日升月落"
② 五感聯(lián)動法:描寫茶湯"泛起古銅色的蕩漾,像推開千年寺門"
③ 留白之道:結(jié)尾只留二維碼和"且吃茶去"四字
第三境:見山仍是山(化境)
杭州某民宿的預訂文案堪稱典范:
"晨鐘推窗入,
掃帚靠在未掃凈的落葉旁,
昨夜的茶盞還留著半輪玉輪。"
沒有半個佛字,卻讓80%的客人主動在點評區(qū)寫下"禪意閉會"。
調(diào)查表現(xiàn),73%的潛伏顧客反感宗派元素濫用。這三個雷區(qū)萬萬小心:
文明誤讀重災區(qū)
×將"舍得"解讀為"買貴的才可能得福報"
×用"因果循環(huán)"說明會員積分系統(tǒng)
語境割裂陷阱
×科技商品文案突然插入《金剛經(jīng)》段落
×暖鍋店宣揚"慈悲鍋底,不殺生"(牛油鍋?)
專業(yè)術(shù)語濫用
×把員工培訓稱作"閉關(guān)修煉"
×給聚首室起名"般若堂""阿賴耶室"
某書店曾因在兒童區(qū)掛"八萬四千法門,讀書最易入門"的標語,被家長投訴引誘宗派認知,最終撤下全體禪意裝飾。
對200個文明品牌的調(diào)研發(fā)現(xiàn):
有意思的是,那些把《心經(jīng)》印在快遞盒的品牌,顧客投訴率反而比個別包裝高18%——大家更在意包裹是不是損壞,而非經(jīng)文是不是完整。
這些年總結(jié)的禪意創(chuàng)作三件套:
下次寫菩提花開式的軟文前,不妨先聽半小時佛寺早課灌音。記著,真正的禪意不是貼金箔,而是讓筆墨自己長出年輪。就像六祖慧能說的,本來無一物,那里惹塵埃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