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09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哎,你發現沒?裝修這事就跟相親似的——圖紙是美顏照,工地是素顏照。客歲幫友人監工,親眼看著裝修隊把水電線路走成蜘蛛網,瓷磚貼得能當哈哈鏡。今兒咱就嘮嘮,裝飾公司咋把施工進程寫成讓人安心的軟文,讓顧客看了就想簽單。
顧客最怕啥?怕裝修公司藏著掖著唄!客歲蘇州某裝飾公司搞了個狠招:動工前直播拆舊墻。原房主留下的霉斑、開裂的墻體全攤在鏡頭前,反倒讓新顧客以為真實可信。這里頭有三板斧:
舉一個反例:某公司吹噓"德國工藝",顧客到工地一看,工人拿美工刀切防水涂料,當場退單。故此,敢亮底牌才算是真本事。
在杭州見過個狠人監理,天天往業主群發30秒施工vlog。有回拍到瓦工師傅貼磚前拿水平儀測了8次,彈線像繡花似的。這種細節咋轉化成軟文?
記得前年有個案例:裝修隊發現老房承重墻裂痕,公司主動請架構工程師免費檢測。這事寫成《多出來的三萬塊》推文,三個月帶來17個轉先容顧客。
成都某公司整了個絕活:物資驗收日請業主撕封條。視頻里業主親手劃開電線包裝查米標,拍下水泥袋上的生產日期。這種介入感怎么升華?
有個數據挺有意思:讓業主介入物資驗收的公司,中期款支付速率平均快5天。
深圳某裝企開拓了施工進度小程序,天天18點自動推送:
這種寫法妙在哪?把干燥的工期變成連載故事。有業主追更三個月,竣工時居然舍不得卸載APP。
客歲鄭州暴雨,某工地進水淹了石膏板。公司連夜寫推文《泡水的三十張板子去哪了》,全程直播物資報廢、重新采購、工期調整。終局咋樣?反而收獲23個新咨詢。記著:暴露癥結弗成怕,藏著掖著才要命。
調研長三角136家裝企發現:
在裝修行業泡了十年,發現個怪景象:會寫施工日志的工長比會干活的吃香。就像客歲誰人網紅工長老李,靠天天寫"瓦工日志"圈粉兩千,公司給他連漲三次工資。下次寫施工軟文前,提議去工地轉轉,聽聽師傅們怎么跟物資商砍價,那些帶著泥點子的瞎話,比什么華美辭藻都管用。